到东海县城避夏。就住在临山靠海的大房子里,她虽然是个庶出的女儿,可也是极受父亲宠爱地孩子。东海是他们的老家,当初杨家就是从这里发家,生意做到了南方。后来在南方安家落户,但是每年杨老爷子还领着妻子儿女来东海消夏,也是不忘本的意思。

婉心虽然不过十五岁,但是老爷子却已经年近花甲,在某个夜晚贪凉之后,就一病不起,不久之后,撒手人寰。而婉心的世界。从此天翻地覆。先是那个嫡哥哥出来指责,说是婉心的母亲害死了老爷子,将她们母女二人逐出了杨家大院。

婉心地母亲身子本来就弱,丈夫一死,心里又悲痛难当,哪里抵得住这样的中伤?还没收拾好东西离家,就一命呜呼,撒手人寰,撇下娇怯怯的女儿追随老爷子去了。

可怜婉心几天之内,没了爹娘没了家。连生计也成了问题。那一日,十五岁的婉心,领着十六岁的丫鬟如意,在大娘和二娘和哥哥们的的冷眼中。哭哭啼啼的离开了杨家,除了身上地衣服簪环,随身的包袱里就是几件旧衣服,倒是如意将积攒的首饰银子带了出来。主仆二人离开了深宅大院,还是听从如意的意见,先租了个房子住下,只是如意的那点银子,除了付房租。剩下本来就不多。两人又不曾当过家,根本不知道柴米油盐,很快生活就陷入了困境。

说来也巧,雨晴那日显得无聊,正在县城里乱逛,看看地段。觉得离当初付过租金的那个鬼屋不远。一时兴起,就准备前去看看。

人还没走近。就听到前面一阵哭声。雨晴打了个寒战,抬头看看天上,艳阳高照,胆子稍微壮了一些,又悄声往前走了几步。

这哭声就是婉心和如意的。两个娇滴滴的女孩子,住在这样破落的地方,不仅如此,婉心又跟着生病,但是两人连饭都吃不起哪里有钱延医买药呢?悲从心来,又没有办法,两人就这样抱头痛哭。

雨晴透过破败的木门,看着院里两个如花似玉地女孩子,耳畔又是哭声震天,还以为是误入传销狼窝的受害者呢(不能怪雨晴警惕性太高,而是因为打开电视或者翻开报纸,一般传销地点总是设在这样的地方)。

后来,就是雨晴终于没有按捺住好奇心,终于推开了那扇门。于是认识了婉心和如意。当张媒婆说道石杰不愿成亲的时候,不知为什么雨晴第一个想到地就是婉心,虽然从年龄上从外表上看,两人简直差了一辈,但是,雨晴就是有一种直觉,那就是石杰可以给婉心幸福。

有时候女人的直觉很可怕,因为女人会把自己的直觉当真。雨晴就是这样,自从有了直觉,雨晴就开始奔波。

过几日,雨晴就要进京,作为地方媒婆的佼佼者,参加燕妆和杜宇的婚礼。对于石杰的婚事,可以说是时间紧,任务重,但是雨晴从来都是敢打硬仗狠仗,决心一定要啃下石杰这块硬骨头!(某作者:雨晴呀,石杰是硬骨头,那你是啥?雨晴:问你自己!)

婉心年纪小,除了曾是个大户人家庶出的小姐,这一过去时的身份,别无过人之处,但是人很善良天真,对于将自己赶出家门地兄长嫡母,除了有些疑惑,却没有任何怨言。只是背着人悄悄落泪。

如意心中愤愤,每次说的时候,婉心都还会阻止。她虽然懦弱了些,小姐的威严还在。当日婉心本不是什么大病,也就是本来是一养尊处优的主,后来吃得差心情又差才夸的,到底是年轻,底子好,雨晴帮着请了大夫,几服药下去也就好了。

接着听从了雨晴的建议,搬出了那间鬼屋,重新找了小房子住下,小姐领着丫鬟,靠做绣活维持生计,每日忙忙碌碌,日子过地也还滋润。雨晴既然有心将婉心嫁给石杰,来过几次之后有意无意地就提起石杰。这石杰本来也算是东海县城的风云人物,在官场上不讨人喜欢,但在民间很有声望,那个老百姓不喜欢一心为民不徇私情地清官呢?

婉心长在深闺,也听说过石杰的名声,现在听雨晴说起,很自然的升起了对英雄的崇拜之情。

雨晴又找机会领着婉心去县衙玩了趟,好巧不巧的遇上了石杰,石杰虽然头发花白,但是当时带着官帽,虽是一身旧官服,读书人的气质还在,却也是器宇轩昂仪态威严。

雨晴又来到婉心那儿。婉心虽是小姐,不识字不爱读书,不会绘画,音律什么的是一通也不通,这也难怪,她的父亲就是“女子无才就是德”的坚实拥趸,而她的母亲一贯是出嫁从夫的宗旨,所以,在那样的家庭环境下,自然长出了婉心这样普通的小女人。

但是,婉心虽然那些都不会,却有一样过人之处,那就是擅女红。当然说是擅女红有点夸大,确切的说是婉心擅长刺绣,也只会刺绣,当然她这样的女孩子不用自己裁衣什么的,但是她绣的花儿鸟儿十分精致,绝对不是凡品。

那一日,婉心为了表示感谢,送给雨晴一个自己绣的香囊,雨晴顺道去了趟念念家,被念念看到。当时念念脱口而出:“玲珑绣!”

雨晴不知道什么叫做玲珑绣,念念又细细解释了一番,说是据传说玲珑绣是一女子所创,一般绣品,往往失之死板,而此种绣法完成的绣品玲珑剔透,精巧可爱,所以称为玲珑绣,当时一件绣品可比黄金还要贵重,尤其是这十几年来,再没有新品问世,原来的玲珑绣只存在于一些极品富贵人家,一般人都难得一见。


状态提示:_分节阅读_406--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