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闻自然有真有假,不可尽信。
不过其中两则,在宋青书听来,可信度却颇高。
其一,少林方丈玄慈大师因病圆寂。
其二,姑苏慕容氏当代家主慕容复被证实为鲜卑后裔,其家族数代以来,一直以“复兴大燕”为己任,此前慕容复被指秘密潜入西夏一品堂,当时目的不明,如今看来,恐怕亦与他所谋划的“复兴”之事有关……
第一则其实已经不算传闻,而是被证实以后传递出来的真实消息了。
虽然少林在宋国向来颇具威望,玄慈大师继任方丈之位以来,在江湖之中也颇有声名,但因他乃是“因病”圆寂,在许多人看来实属正常,少林方丈更迭虽是大事,却也不到令人惊奇的地步,不明内里的外人看了,最多慨叹一句玄慈方丈比起前任寿数似乎短了不少,其他的也不至于再多想什么。
但在宋青书和叶孤城这样熟知内情者看来,玄慈大师此番“因病圆寂”,与萧远山那晚似是而非的那番有关报复之言,定然脱不开关系。
或许此事事关玄慈,甚至整个少林声誉,故而玄慈宁肯选择自行了断,亦要以性命将之埋葬,给少林留下一个清白名声。
其中到底有些什么隐秘宋青书和叶孤城并无太大兴趣,只是短暂接触之中,玄慈为人尚算不错,对他的故去,两人也有些唏嘘罢了。
至于其他,他们并无意深究。
而第二则传闻在两人看来,便要有趣多了。
首先,慕容家极力掩盖了一百多年的身世来历,就这么被人明晃晃抖了出去。
不管江湖中人信是不信,这消息一旦传到宋国皇帝耳中,无论是真是假,恐怕慕容复都要在宋国皇帝那里挂上名号了——正所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身为帝王,对觊觎自己手中江山之人,怎么会没有丝毫防备?
如此一来,慕容家无论明面还是暗地里的产业,恐怕都会受到不小的打击。
而慕容复本人……
从此以后,恐怕也会麻烦不断。
更何况这则传闻里还将他曾秘密潜入西夏一品堂之事也曝了光,还颇有心计地追加了一句“此举曾经目的不明,如今却如何如何,恐怕亦与‘复兴大计’有关”,就差明明白白引导众人将此举往慕容复欲与一品堂联手,对宋国不利的方向上去联想了。
要问如今宋国江湖客和百姓最恨的是谁,答案除了辽国,那就是西夏了。
萧峰不过因为契丹人身世的曝光便召来无数谩骂敌视、诬陷诋毁,慕容复做出如此行径,不被众人万般唾弃才怪。
如此传闻之后,他还想维持原本对外那风度翩翩进退得宜、矜骄文雅人中龙凤的浊世佳公子形象……
真还不如做梦来得实际些。
宋青书原本可没想到萧远山报复的手段竟会如此……迂回。
他本以为以萧远山那简单粗暴担会干脆取了慕容复性命了事呢。
谁知他竟能想出如此招数。
“这还真是……恨慕容博恨得狠了,又觉得他死得实在太干脆,不够解恨,于是只能将无法发泄到他身上的愤恨,全数转移到作为他儿子的慕容复身上了吧……”
宋青书如此猜测。
不过萧远山离开少林后行踪本就成谜,尽管中途顺手揭露了慕容复一波,却丝毫不留痕迹,慕容复现在估计生吃了他的心都有,奈何不管怎么追查,以他现下手中掌握的力量恐怕都查不出这幕后推手的真实身份,更不会知道对方有什么目的,跟自己又到底有什么深仇大恨……
一想到慕容复此时内心会是何等崩溃,宋青书就忍不住想笑——他对慕容复是真的没有一点好感,见他倒霉,虽不至于也跟着踩上两脚,但心情会因此变得明朗却也是不争的事实。
“也不知那位慕容公子今后又该如何。”
坐在城中最大一座酒楼临街的位置,听着从一楼大厅不时传来的说书人绘声绘色讲述着的“最新”江湖传闻,宋青书挑起一筷饵丝,慢条斯理地细细嚼了咽下,发出一声满足的叹息。
叶孤城好笑地看他一眼,抬手为他新添上一盏温茶。
“左右不过成王败寇。”他说得混不在意,“以他如今处境,成王大约是不可能了,若能及时醒悟就此收手,想来尚能保全性命。”
当今整片大陆,从各个大国到数不清的各小国都崇尚武学,江湖人士在大陆各国,可以说是无处不在。
各国朝丨廷对国内大大小小的武林门派和来来往往的江湖侠士基本都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不过分干涉,也不过分管制。
比起寻常百姓,江湖客在各国间要多出不少自由和“特权”,所以若不是诚心作死,又或者国内环境特殊,绝大多数江湖人士并不需要担心被朝丨廷针对。
慕容复原本也在这一行列。
可如今么……
他既已有了谋逆之心,慕容家又数代人锲而不舍为此“孜孜不倦”,试问,有哪个当权者能容得下慕容复,容得下慕容家?
所以叶孤城才说,若慕容复及时收手,还有可能保全性命——毕竟朝丨廷对江湖势力亦有所顾忌,若慕容复幡然醒悟虔心悔改,从此再不提什么复兴大业,众目睽睽之下,宋帝也不好再对他下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