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焚风

我接过老羊皮手中的龙符仔细观看,胖子与丁思甜也好奇地围过来看了半天,但找们不知道这究竟是个什么东西。龙符是青铜打造,算不上工艺精奇,但 形状很怪,跟现在人们熟悉的龙形区别极大,二十厘米长短,分有五爪,虬首摆尾的样子浑然天成。龙头上没有眼睛,也是一条盲龙,看那铜性翠绿处能够映人肌 骨,掂在手中轻轻飘飘如同一片纸板,估计是件几千年前的古物。

我问老羊皮道:这龙符的年代好像很古老了,您是从哪弄来的难道与百眼窟的龟骨洞有什么牵扯

若羊皮用他浑浊的目光望着那枚青铜龙符,说这东西就是他在黄皮子铜棺里捡出来的明器,是黄大仙的陪葬品。当时众人在金井中死里逃生,往回走的时候惊魂未定,谁也没留意到老羊皮顺手牵羊,在铜棺里摸了一件明器。

老羊皮也是当年在一位老萨满口中捡了个舌漏,才知道世上有这么一枚无目龙符。草原上的萨满教在解放前就几乎已经绝迹了,其地位多被喇嘛取代,只 在大兴安岭的深山穷谷还存在一些跳萨满的巫者,其中一个老萨满是元教信徒的后人,他或多或少知道一些秘密,不过他并不知道这东西藏在黄大仙的铜棺里,只是 在言语中提到过有此一物,老羊皮从金井中出来,无意中看见龙符从铜棺里掉在地上,就随手拿了回来。

那么这枚无眼的古怪铜龙究竟是什么呢传说它是元教从百眼窟所埋的那无数龟骸中找出来的,它的具体来历无从知晓,很可能是那些巨龟从海里带上陆 地的,在青乌风水一道中,也无法解释世上是先有龟眠地,而后有龟眠,还是先有龟眠,而后有龟眠地,类似龟葬、卧牛一类的风水吉壤在世上确 实是有,不过谁也说不清这宝穴,是不是由于借助了龟骸从海中带来的仙气才形成的。

正是由于无数巨龟在百眼窟埋骨葬身,活了万年千年的老龟尸骸中凝聚着生前残留的海气,故在洞底有鬼市鬼影之奇观,据说在海底有龙火潜燃,这种阴 火与地上的火完全不同,遇水不灭,亮度温度极高,可以熔化铜铁。这些老龟生活的海域,万年龟甲通阴精之气,海底常有龙火海气汹涌,所以龟甲中蕴含着无形鬼 火般的热风,很可能就由此而来,在佛经中称其为焚风,是从地狱里吹出来的阴风,这股焚风无论碰到什么带有血肉油脂之物,只要被它一触便会化为永恒 的虚无。

这些事情在那俄国人的遗书中曾有提及,可惜言之不深,而且俄语中没有风水术语,有些名词都是音译,幸好我和老羊皮各知道一些皮毛,所以差不多还 能琢磨出个大概的情形。不过我们每个人的理解又都不同,老羊皮认死理,认为那阵焚风就是妖龙所化,和元教流传的说法完全一样,都认定那是一条孽龙的怨 魂,从百眼窟里钻出来吞噬人畜。自古已有的这种观点,恐怕与在巨龟的骨骸中发现的这枚龙符有很大关系,虽然没人知道它的来历,但容易使人先入为主,所以造 黄大仙墓的时候,才在金井的石砖上都刻了这种盲龙的标记。

我那时候不相信世上有什么鬼龙之说,但又没埋由反驳,只知道十六字阴阳风水秘术中,阐述风水青乌龙脉之理,纵论南、北、中三大龙脉,海底龙 火是南龙独有,而龙火之气实际上就是海气凝聚所生,但这是属于四旧范畴,除了穷极无聊地随手翻看过几个来回,我也从没真正用心揣摩,根本不解其中深意。

最后我们实在讨论不出什么结果了,谁也说服不了谁,而且在学术讨论范畴内,也不方便扣帽子来硬逼着老羊皮相信,相信我自认为是真理的那个真理。 总之百眼窟龟眠地下的金井一毁,这地方的风水就算彻底破了,那股危害牧民的焚风失去了根源,大概永远都不会再在山口附近出现,那我们这次遭了那么多罪 也算值了。

我把那枚铜符交还给老羊皮,问他既然不知道这东西是用来做什么的,留下这四旧又有何用铜龙无目不知是有什么古怪,另外此物在铜棺中陪伴那尸变了的老黄鼠狼已不知多少年,久积阴晦之中,为尸臭所浸,放在活人身边怕是不祥之举。

老羊皮却坚决不肯丢掉,放在怀中贴肉而藏,他这辈子跟黄大仙的招魂箱似乎有解不开的宿命,骨肉兄弟羊二蛋也死在这上面了,总要留个念想,算是对自已有个交代,并托付我们不要把此事对外宣扬。

我答应了老羊皮的请求,随后众人开始商量着要如何离开百眼窟,又互相合计了一套说辞,以便回到牧区后来推卸责任。现在天色已晚,百眼窟山口一带野鼠极多,晚上有大量蛐蜒毒虫出没,只有等到天亮再离开了。

不过计划赶不上变化,转天早上天刚亮,百眼窟就来了大队人马,原来倪首长没能把这件事隐瞒住,旗里的革委会听说牧区丢了不少牧牛,一组知青和牧 民朝蒙古大漠的方向追去了,已经两天没有音讯。革委会不敢怠慢,以为是发现了阶级斗争新动向,加上当时边境局势紧张,警惕性不得不高,于是连夜请求边防军 支援,一个连的骑兵在牧民们的带领下搜索到了百眼窟。

我和老羊皮等四人,都接受了严格的审查,交代问题,好在我们事先有所准备,统一了口径,倒不是存心欺骗组织,只是有些事实在没办法实话实说,如 果跟组织上如实交代,肯定会把事态扩大化,所以我们只是一口


状态提示:49焚风--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