耽美书包网 > 重生耽美 > 暗黑大宋 > 第694章 一天
来了,尽管他现在想不明白,宋军如何只用了三天便将善阐城攻下的。实际不是用三天,只有大半天。第一天是扎营休息准备的,第二天是填堤坝的,第三天才正式攻城的,结果仅仅过了中午,宋军就攻下了善阐城。

但无论是三天或是大半天,善阐城是收不回来了。

并且他现在军队就很是危险。虽然侧面五千兵马将宋军堵在了禄劝甸西部山区,不过后方怎么堵?

只要宋军杀过来。那不是自围燕达的宋军了,而会被宋军里应外合。迅速歼灭。

于是他立即下令,让禄劝甸他弟弟高升祥的儿子高祥永(白蛮风俗是取汉姓,用佛名为名,不过段氏入主大理后,也用了父子连名制,不过仅是连名,汉姓保留着,如高智升、高升泰、高泰明,段思廉、段廉寿、段寿辉。史册没有记载,但段正明段正淳的父亲如不出意外,名字则叫段廉正,是段思廉的第三子。不过有点儿乱,如段誉又名段正严,实际按照这种父子连名制,应当叫段淳誉……)所率领侧面军队立即向华竹部方向撤离,与自己军马汇合,然后再撤向弄栋府。哪里还有一支高家的兵马。如果能敌则敌,不能敌再哀牢山与无量山,与宋军打游击。真不行,还可以撤向永昌府与腾冲府,哪里地形更复杂,即便宋军派出一百万兵马,都无法剿灭。

而且他父亲高智升为了掌控大理,有意地让自己掌管大理东部一些地区,让他弟弟掌管着大理西南的一些地区。

自哀牢山往西方向,他弟弟在那边有很大的威信。可惜为了对付杨家,他弟弟也带着那边的军队前来支援,现在人就在善阐城中,肯定也没有好下场了。否则这一行生机更大。

但就是没有他弟弟,也只有这一条生路了。

而且也正好,杨家在这里还有四万兵马,让他们抵挡燕达的宋军。不然让这三万宋军缠上,是休想平安撤到弄栋府了。

华竹部有一条宽阔的热带河谷,两边则是茫茫的崇山群岭。

不过从华竹部到弄栋城则有零碎的小河谷,三分之一是山路,三分之二则是平坦的河谷道路,撤退起来很快的。

命令下达后,高升泰迅速让自己的兵马收拾行李,迅速撤退。

动作太快了,等高升泰将两万多兵马全部撤走,杨家那边的主帅,杨义贞的长子杨贞和才得知了这条消息。

杨贞和大惊失色,这是怎么一回事。

就在他莫明其妙之时,高祥永撤走大军,苗履迅速带着一万步兵杀了过来。

燕达也得到了信号,也开始反攻。

仅是一会儿,杨贞和的大军就开始了溃败。

自然而然地,他们同样也撤向了华竹部,只有从这里才能继续向弄栋府撤离,再从弄栋府撤向大理城。不然撤向善阐城的高家?

敢情到现在,他们还不知道善阐城已经被宋军拿下。

苗履与燕达一左一右。死死地将杨家这四万兵马咬住,不过好在从环州寨到华竹部中间隔着一道茫苍苍的大山脉。

杨贞和利用大山的优势,且战且退。终于退到华竹部这个大河谷。又立即下令,继续向弄栋城撤离。高家为何撤退,他不大清楚,不过知道高家是撤向弄栋府方向的。

只要追上了高家的军队,反正弄栋府是高家的地盘,那么就成了高家与宋军死咬了,自己则就能平安撤回大理城。

杨贞和一边下着命令,一边在心中痛骂高家的不守信用,一边又在想为何高家要撤退。

就在这时。忽然又有五千宋朝骑兵杀了出来。

这就是姚雄率领的五千骑兵,并不是真正去支援燕达与苗履的,做一个样子,用来迷惑高智升,好使高智升再从善阐城调度兵马,前去禄劝甸阻拦。

想拿下善阐城,就不能让善阐城中的兵力多,如果高祥永五千将士还在善阐城中,可能局势就会是另外一个样子。当然拿下了善阐城,整个战局则成了另一种走势。

王巨攻破善阐城后。立即用快马通报姚雄,姚雄率领五千骑兵,兜了一个大圈子。杀向华竹部,当然,这时候高升泰三万余兵马逃走了,不过就是没有逃走,姚雄也不会狙击高升泰的兵马,那交给他父亲了。他的目标就是杨家这支兵马。

大理也有骑兵,那是真正的“骑兵”。宋朝这边则可以勉强称为“骑军”。

本来就是大败而来,又是在平坦的河谷上,哪里是这支骑兵对手。很快这几万兵马一起冲乱了。不久燕苗两支军队又杀了过来。

实际燕达手中也有几千骑兵,不过中间是茫茫群山。骑兵发挥不了多大优势,直到这里。这几千骑兵才派上用场。

大部分杨家士兵开始伏地投降,杨贞和只好带着少数士兵翻过群山,向弄栋府方向继续逃亡。

但这时前方一场浩大的战役也开始打响。

高升泰带着侄子高祥永疯狂地逃命,但姚麟速度比他还要快。不快也不行了,毕竟姚麟得多走近三百里的路。高升泰得到消息后,姚麟才到路赕呢。路赕也有一个小城,姚麟并没有进攻,而是稍稍爬了一段山路,让了过去。高升泰撤退到华竹部时,姚麟才刚刚到达牟州。就在这时,高升泰还有充足的时间逃到弄栋城。

不过到达华竹部后继续向西撤退,高升泰部下开始哗变了,特别是那些乌蛮士兵,他们的家全部在东边,本来心中就不满,为何莫明其妙撤退,又撤向弄栋城。高升泰又没有给一个解释,


状态提示:第694章 一天--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